S先生の筆記📒


新加坡是福利国家吗?

很多人会认为新加坡不是一个福利国家。它独特的公积金制度,是一个以受雇者薪水作为福利来源的方式。 确实,和西方发达国家在福利上支出相比,新加坡政府每年在福利项目上的支出,仅占总支出的2.15%和GDP的0.49%。 与此相比,美国政府在医疗福利上每年的支出竟高达GDP的17.3%。 这样福利制度的顶层设计,背后的指导思想是极小化福利支出在财政上的负担,让新加坡藉以保持竞争力。 反观很多欧美国家,受雇者一旦失业,可以向政府每月领取失业金,即使不用上班也可以过着体面的生活。当然这样从宏观上看,是降低了社会的竞争力。

既然新加坡人在医疗和养老上是以自助为基础的,我为何认为它是个福利国家呢?

原因就在于新加坡独特的公屋制度。按照住建局的公屋制度,每一对新加坡夫妇(有一方得是公民)有生之年,有一次申请新屋(BTO)的机会。 新屋的价格非常低廉,以至于低收入家庭也能够负担得起。 申请新屋大致流程是向住建局提出申请。住建局提供一些候选的地点和户型。其中户型大小和家庭大小有一定关联,人口多的家庭有资格申请较大的户型。 选定后,住建局下单开始兴建新屋。

经过几十年的密集建设,现在新加坡的23个城镇共有100多万套组屋。1960年,只有9%的新加坡人住在公共住房,如今接近80%,超过90%的组屋居民买下了房子。
有订单才会建新房,售价均低于市场价格,但要等上至少3、4年才能入住,不过低收入家庭也可以获得大量租房补贴。最新数据显示,组屋数量占新加坡住房总量的73%。
摘自BBC:https://www.bbc.com/ukchina/simp/vert-cap-46773103

由于新加坡的600百万人口里,有40%是外国人。这些人通常会租房。 这样公屋屋主就很容易将空余的房间出租给外国人,赚取一定的租金。 现在按照市价,一间单间的房间,租金均价在1000新币。如果能把一套三室户整体出租,租金甚至可以高达4000新币。这实在是一笔可观的收入。

假若退休之后,这对夫妇选择出国定居,比如赴临近的马来西亚或是泰国养老。他们将整套公屋出租。 租金的收入基本上可以让他们在泰国租到一套房,并能覆盖日常的开销。

既然按照公屋制度,新加坡人可以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获得公寓,那必然可以把赚来的工资分配在别的事项上,比如旅游、医疗、教育…,这样即使新加坡不是 传统意义上的福利国家,仍然可以过着一定有保障的生活。

当然,新加坡中产阶级普遍生活质量比不上欧美国家,这个话题将在日后撰文讨论。